子工
【源】 系自姜姓。春秋时齐顷公之子俦,字子工,其后有子工氏(6,12,17,21)。【变】 一作〔子功〕(60,62)。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姜姓。《世本》齐顷公之子公子共之后也。”公子共字子工,此以字为氏,系出姜姓。②《姓氏词典》注引 《姓考》 云: “齐大夫子工铸之后。”
【源】 系自姜姓。春秋时齐顷公之子俦,字子工,其后有子工氏(6,12,17,21)。【变】 一作〔子功〕(60,62)。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姜姓。《世本》齐顷公之子公子共之后也。”公子共字子工,此以字为氏,系出姜姓。②《姓氏词典》注引 《姓考》 云: “齐大夫子工铸之后。”
读音:Gāng【源】 系自子姓,见《潜夫论》(63)。
读音:guī虞舜居妫汭,因以为氏。(见《说文解字》)舜为庶人,尧妻之二女,居于妫汭,后因为氏。(见《史记·陈杞世家》)▲<汉>妫昌,王莽时为始睦侯。<晋>妫皓,余杭人。
读音:líng lún黄帝乐官,二名分为四氏,所以别族。(见《万姓统谱》)
读音:Yuán袁姓的来源主要三个。一是出自轩辕黄帝。轩辕氏,又称玄袁氏。轩辕氏始以有熊之墟(郑州或开封)为都,所居之地,后称为袁邑。其后裔遂以邑为姓氏,称袁氏。二是出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如
读音:Jǐng/Jiing,Ching【综】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
读音:jǐn出于锦官之后。锦被,郎中令。(见《万姓统谱》)
读音:dòng【源】 见《元和姓纂》(60)。【布】 广东花县有此姓(62)。【人】 洞沐,汉时人(6,60)。洞林,北魏时朔方人,为同州都官从事(15,21,24,60)。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
读音:Wū’ěrsū【综】 清镶黄旗满洲弓匠永德之妻为乌尔苏氏(260)。
读音:Yì现行罕见姓氏。今云南之泸水有分布。傈僳族姓氏。泸水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
读音:Bān【源】 ①春秋时鲁公子般之后,见《姓考》(17,62)。鲁公子般即春秋时巧匠鲁班,亦称公输班。或以为鲁昭公之子(61)。②回族姓。【布】 安徽淮南(362)、陕西彬县等地均有此姓。罕见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