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失利
读音:chá shī lì
【综】 唐南蛮堕和国王姓察失利名婆那,字婆末(7)。或云,褥陀洹国在火罗西北,其王姓察失利(60,63)。
《中文大字典》收载。其注引 《太平寰宇记》云: “褥陀洹国,在火罗西北,其王姓察失利。”
【综】 唐南蛮堕和国王姓察失利名婆那,字婆末(7)。或云,褥陀洹国在火罗西北,其王姓察失利(60,63)。
《中文大字典》收载。其注引 《太平寰宇记》云: “褥陀洹国,在火罗西北,其王姓察失利。”
读音:Ěrqǐ【源】 彝族姓(375)。
读音:Jiǎngbù【综】彝族姓。属尔恩阿尔约尔家支,四川昭觉有此姓(375)。
读音:Āshū《姓氏词典》 引 《宋史》收载。其注云: “宋有阿叔溪心。”未详其源。(按: 阿,《姓氏词典》音ē。)
读音:Jìyíng【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
读音:cāng jié仓颉之后。(见《元和姓纂》)
读音:xū【音】 亦音于(Yú)(15,60)。【源】 春秋时蔡仲之后有盱氏(17,60)。【变】 一说,应从目从干、音干,为〔盰〕(15,21)。【望】 豫章(418)。【人】 盱烈,汉时豫章人,相
读音:Wūluòlán《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元和姓纂》 注云: “此姓后改为阑氏。”
读音:Líng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引 《集韵》收载,其注云: “稜,姓也。”未详其源。
读音:qū fù【源】 古帝大庭氏(即神农氏)居曲阜,其后有阜氏、曲阜氏,见《元和姓纂》(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元和姓纂》 云: “大庭氏居曲阜,有阜氏、曲阜
读音:Shíqiàlè【综】 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什恰勒氏(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