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Zhāng

张姓来源有四个。一是出自姬姓,春秋时,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其子孙以字命氏,世称张氏。二是黄帝后裔,与弓姓同源。据史载,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发明了弓矢,子孙赐姓张氏。此支为弓箭发明者挥的后代。三是其他姓氏改姓张。如三国魏张辽原姓聂,改姓张。他姓或他族人改姓张的不在少数。四是三国蜀诸葛亮赐南蛮酋长龙佑那为张氏。

张姓起源于“青阳”,也就是古代冀州的清河流域。春秋时代,晋国(今山西境内)是张姓人群聚集的重要地区。战国时韩赵魏三家分晋,张姓先民迁徙到黄河南北。伴随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众大迁徙和民族大融合,张姓先民的足迹到达岭南、西南、西北、东北和东南沿海地区。从而遍布大江南北。到了宋元明清时期,张姓先民开始到达台湾、海南等我国沿海岛屿,还有一部分迈出国门,走向东南亚和世界各地。张氏主要是汉族,但在多次民族大融合中也融入不少少数民族。

张姓历史人物有张仪,战国时魏人,著名纵横家,以连横之策游说六国,使六国背叛纵约以事秦。张良,汉初名臣,为高祖谋划定天下。张骞,汉武帝时曾出使中亚诸国,开辟了中国通往西方的“丝绸之路”。张道陵,道教的真正创教者,亦称为张天师。张飞,三国时期蜀汉大将,与关羽同称“万人敌”,官至车骑将军,封西乡侯。张旭,唐代著名书法家,草书最为知名,有草圣之称。张择端,北宋末年著名画家,传世之作有《清明上河图》。张学良,著名抗日将领,与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推动国共联合抗日。

张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二十四位。


张氏,世仕晋,晋分为三,又世仕韩,此即晋之公族,以字为氏者。谱家谓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赐姓张氏。此非命姓氏之义也。按晋有解张,字张侯,自此晋国世有张氏,则因张侯之字以命氏,可无疑也。(见《通志·氏族略·以字为氏》)

张姓出于姬姓,至周而氏者祖于韩,其得望者十二,曰:襄阳、洛阳、河东、始兴、冯翊、吴郡、平原、清河、河间、中山、曰魏、曰蜀。(见袁桷《张氏宗谱序》)

▲<汉>张良,刘邦谋士。<唐>张萓,京兆人,画家。<明>张风翼,长洲人,文学家。

猜你喜欢

  • 读音:xié小邾子之后有挟氏。(见《路史》)

  • 余葉禮

    读音:Yúyèlǐ【综】 清正红旗满洲护军外库之妻为余叶礼氏(260)。

  • 读音:Yuè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未详其源。

  • 子乘

    读音:zǐ chéng【源】 春秋时楚大夫屈荡之子子乘,其后有子乘氏(6,60)。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国古今姓氏辞典》、《中国姓氏大全》 皆予收载并注此音; 《姓氏考略》亦载,其据《元和姓纂》

  • 莫爾哲哷

    读音:Mòěrzhéliè达斡尔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达斡尔族》 引 《黑龙江志稿》 收载。本村庄名,以地为氏。或译作 “墨尔迪音”,后或取其首音谐以汉字“孟”、“莫”而为单姓。

  • 汪洛

    读音:Wāngluò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 拔汗那

    读音:Báhànnà【源】 北周时人姓,见《后周书》(17,62)。《姓氏词典》 引 《姓觿》 收载,未详其源。

  • 八魯忽歹

    读音:Bālǔhūdǎi元代蒙古族姓氏,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氏族》收载; 《续通志·氏族略》 作“巴尔固岱”。

  • 公牛

    读音:gōng niú【源】 ①春秋时齐国公子牛之后,见《姓源》(7,17,60)。 ②牛人为周时官名,掌养国之公牛,遂以公牛为氏(60,62)。【人】 公牛衰,周时人,病七日,化为虎,见《淮南子》(

  • 读音:Dǎn/Daan【源】 同笪,见《集韵》(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