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dé

【源】 ①见《姓苑》(15,21,24)。以谥为氏(15,60,62)。②汉时西域有德若国,或后人以国为氏(15,60,62)。③清满洲人爱新觉罗氏之裔有改德氏者(180)。④达斡尔族姓。德力根氏、德都勒氏、卡尔德兹氏、都松氏等均汉姓为德(180)。 【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人】 德义,汉时人,见《印薮》(15,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黄骅、辛集,山东之龙口,黑龙江之嫩江县,山西之长治、阳泉,新疆之塔城,湖北之监利等地均有分布。汉族、藏族、达斡尔族、傈僳族有此姓。《续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归 “入声” 部。其源不一: ① 《姓氏考略》 注云:“以谥为姓。”②又云: “汉西域有德者国,或后人以国为氏。”③ 《姓氏词典》据 《太平图话姓氏综》 注云: “以州名为姓氏,德州有二: 一在今山东陵县;一在四川西昌县南。” ④达斡尔族之德姓,或为 “德力根” 氏所改,取德力根之首音谐 “” 而为单姓。系出阿尔丹“哈拉” (姓); 或出自德都尔“哈拉”及其支属卡尔德兹氏、都松氏,皆取其“哈拉”德都尔之首音谐 “” 而为单姓。

猜你喜欢

  • 南宮

    读音:Nángōng/Nankung,Namkung,Lamkiong【源】 ①其先有食邑南宫(故城在今河北南宫)者,以官为氏(7)。②周文王四友南宫适之后(17,21,62)。一说,周文王时八士,有

  • 塔塔爾岱

    读音:Tǎtǎěr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续通志·氏族略》收载;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译作“答答儿歹”,又有“塔塔歹”。《续通志》疑二者为一姓之别译,故合二为一,以与

  • 读音:Zhé【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卫出公辄之后,见《风俗通》(1,6,7,12,17)。【变】 亦作〔輙〕(6,21)、耴(91)。【望】 钱塘(7)。【人】 辄终古,汉时开封人(1,21)。然据张

  • 读音:zhì【音】 郅姓有Jì、Zhì二音,且源出不同(86)。参见郅(Zhì)姓。【源】 同姞。黄帝之后伯鯈之姓,后稷妃家也,或作郅,见《集韵》引《说文》(86)。一说,周封姞氏之裔伯鯈于南燕(故治

  • 椒丘

    读音:Jiāoqiū【源】 椒丘(故城在今江西新建东北),地名,以地为氏(91)。土高四堕曰椒丘,《离骚》所谓驰椒丘且焉止息,此以所居为氏(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

  • 读音:Jiào《姓氏词典》 引 《太平图话姓氏综》 收载。其注称:“宋有醮定。”未详其源。

  • 读音:zuó【源】 春秋时鲁大夫之后有昨氏,见《路史》(17,62)。亦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收载,其注引 《正字通》 云: “昨,姓。”未详其他。

  • 許爾和

    读音:Xǔ’ěrhé【综】 清驻防杭州满州八旗中有许尔和氏(254)。

  • 读音:mí父庙为祢,此从父而别氏也。后汉祢衡,字正平,平原人。(见《通志·氏族略·以次为氏》)《中国姓氏大全》 收载,其注云: “又音mí。”未详其源。古禰、 祢为一组异体字; 祢, 或作 “&#

  • 吉日

    读音:Jírì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