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
【源】春秋时郑大夫烛之武之后,以其居于烛地,因氏(7,12,15,17,60)。【望】荥阳(17,418)。【人】烛寿,春秋时秦丞相(11,17)。
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雁北地区有分布。《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注云: “郑人烛之武不得氏,以其居于烛地故。言烛之者,犹言介之推、佚之狐也。”望出荥阳。
春秋时晋有烛过,赵简子行人;秦有烛寿,为丞相。
【源】春秋时郑大夫烛之武之后,以其居于烛地,因氏(7,12,15,17,60)。【望】荥阳(17,418)。【人】烛寿,春秋时秦丞相(11,17)。
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雁北地区有分布。《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注云: “郑人烛之武不得氏,以其居于烛地故。言烛之者,犹言介之推、佚之狐也。”望出荥阳。
春秋时晋有烛过,赵简子行人;秦有烛寿,为丞相。
读音:Wúzhānqí锡伯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锡伯族》有载,未详其他。
读音:Jùqiū《姓氏词典》收载,其据《元和姓纂》注云:“以采邑为姓氏。春秋时莒大夫采邑。因氏。”
读音:Jīnwū【综】 彝族姓。属罗洪家支,云南宁蒗有此姓(375)。
读音:Pólúmù【源】 金时女真人部落,一作〔蒲卢买〕,其部在今黑龙江木兰境内布雅密河流域,以部为氏(426)。
读音:Yīsì《姓氏词典》引 《唐书》收载,其注称: “唐有伊嗣侯。”未道其详。
读音:Xīshì《姓氏词典》 引 《元和姓纂》 收载并注此音,未详其源。
读音:Wèi【源】 ①《周礼》地官有遗人,掌施惠、恤养、赈济之事,后以官为氏(7,60,62)。②春秋时鲁季氏家臣南遗之后(11,12,60)。【望】 鲁郡(17,418)。【人】 遗登,汉时人(21
读音:zhōng shū【源】 春秋时晋大夫中叔圉之后(7,12,21)。 【变】即仲叔(60)。 【人】中叔无忌,周时晋国人(21)。中叔僚,东汉光武时侍御史(21)。现行罕见复姓,今上海有分布。汉
读音:Chuáng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运城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姓氏词典》据《姓考》亦收,其注云:“以用具为姓氏。”“元有床兀儿。”(按:疑“床兀儿”乃蒙古族人名。其后或有
读音:Lèlóu【综】 瑶族姓。世居云南金平一区平安寨,属红头瑶,汉姓为罗(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