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zuò

【源】 ①周公之子,封于胙,是为胙伯。滑州胙城(故城在今河南延律北35里),是其国,后为南燕所并,子孙以国为氏(7,15,17,60)。 ②周公之子祭公之后有胙氏,见《路史》(60,62)。周代祭祀用的肉称胙,又,赐福为胙。《左传》载,太子祭于曲沃,归胙于公。掌祭祀者因以为氏(91)。【望】 汲郡(17,418)。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①郑樵注云: “周公之后也。今滑州胙城是其国,为南燕所并,子孙以国为氏。” ② 《姓氏考略》 据 《路史》 注云: “祭公后有胙氏。” (按: 祭公,乃周公之子。故“祭公后”,实即 “周公之后”,系出姬姓。)胙国在今河南孟津北三十五里。《中国姓氏大全》 称:“周代祭祀用的肉称为胙; 又,赐福为胙。《左传》载: ‘太子祭于曲沃,归胙于公。’ 掌祭祀者因以为姓。”此曲解 《路史》 所称 “祭公”。

胙,古国名,其地在今河南之延津县北三十五里。

猜你喜欢

  • 那颜乞台

    读音:Nāyánqǐtái元代蒙古族姓氏,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陶宗仪 《南村辍耕录》 收载。《续通志·氏族略》认为陶氏所收 “那颜乞台” 与 “那颜吉殚”同姓异译,故并而为一,统统译作“

  • 大憯

    读音:Dàhè【源】 唐时契丹国之君长姓大贺氏。至阿保机灭之,大贺氏乃绝(7,9,17,60)。

  • 將匠

    读音:Jiāngjiàng【源】 汉官有将作少府(掌土木建筑之官),改为将作大匠,子孙以官为氏,见《风俗通》(1,6,12,60)。【变】一作蒋匠(91)。【人】将匠彧,三国时吴中散大夫(6,21)。

  • 終黎

    读音:Zhōnglí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有载,其据《史记·秦本纪·赞》注“终利”云: “秦之先为赢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终黎氏。《东观汉纪》作 ‘终利’。”

  • 赫爾蘇

    读音:Hèěrsū【源】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吉林乌拉(23,63,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吉林乌拉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 額爾格齊

    读音:’ěrɡéjì【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广宁正安堡(23,63)。

  • 读音:Cài【源】 ①或以取义蔬菜为氏(62)。隋唐时敦煌地区已有此姓(232)。亦见《内阁大库现存清代汉文黄册》(59)、《新编千家姓》(73)、《中国姓氏大全》(91)。②回族姓。③或衍自蔡姓、蔡

  • 浩生

    读音:hào shēng【综】 春秋时齐贤人浩生不害,见《孟子》(6,7,11,17,21)。为复姓浩生氏(7)。一说,即浩星氏,古时生,星二字相通(60,62)。【望】 齐郡(17,418)。历史上

  • 瓦撒

    读音:Wǎsā《姓氏词典》 引 《明史》收载,其注称: “明有瓦撒塔儿。”未道其详。

  • 读音:Wǔ【源】 见《姓苑》(21,24)。【人】迕春,明时高邮人,贡士,嘉靖间任山东文登县丞(21,24)。迕见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初见于《姓苑》,未详其源。明代有迕春,高邮人,贡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