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Xiàn【源】 ①系自姬姓。晋献公之后,以谥为氏,见《风俗通》(1,6,7,12,17)。②系自姜姓。齐太公之后有献氏(60,62)。③战国时魏舒献子之后,见《姓考》(17)。【望】 河东(17
读音:Yímù【源】 春秋时宋桓公之子鱼目夷(即公子目夷,字子鱼)之后,见《路史》(17,63)。按:疑夷目为目夷之误。《姓氏词典》引 《姓觿》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Chèyèliè【源】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宁古塔(23,63,180,260)。 【变】①一作〔彻叶勒〕(180,260)。②清驻防三姓镶白旗中有彻叶尔氏(259,260),〔彻叶尔〕似即彻叶哷之
读音:Wūsūgǔ金代女真族姓氏。乃金女真白姓。《续通志·氏族略》收载,未详其他。
读音:Zhì【综】 源出不详。见《中国姓氏汇编》(75)。疑即袟。罕见姓氏。《姓氏词典》 有载,未详其源。《姓氏词典》 之 “音序检姓”、“笔画索引” (九画) 皆作“祑”,而其正文 (第49
读音:Zhāngguān现行罕见复姓。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zǐ rén【源】 系自姬姓。郑穆公之弟语,字子人,为大夫,其孙九,以王父字为氏(7,12,17,60)。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郑子人九之后也,亦为子氏。”
读音:yú周大夫伯舆之后,以王父字为氏。(见《姓考》)莫舆氏改为舆氏。(见《魏书·官氏志》)
读音:Géěrésī【综】柯尔克孜族姓(429)。系部落名,以部为氏。清乾隆二十~二十二年迁入黑龙江富裕县,近代改姓为司(204)。或即噶尔噶斯氏之异译。柯尔克孜族姓氏。清乾隆间,由阿勒泰地区迁入
读音:Quètè元代蒙古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元祖勃端察尔之后: 一为却特氏,一为阿尔拉氏。《蒙古源流》载: “元之国姓为博尔济锦氏,却特,其贵种耳。”或称: “蒙古书 ‘却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