訛三
【源】 西夏人姓(95)。
【源】 西夏人姓(95)。
读音:Jiāmólālái【综】 台湾土著姓。清道光六年,淡水厅下南庄,即今苗粟南庄乡,赛夏族姓,意为“蝉”,归化后,改为潘姓(65)。
读音:Mǎxījiāng【综】 土族姓。马希江为音译,原意为马百匹,汉姓为马(195)。
读音:Wèi/Wey, Oe, Wai【源】 ①系自姚姓。古有卫国,舜之后裔,后灭于裔,见《郡国志》。以国为氏(17)。②系自姬姓。周文王第九子康叔封于卫(故城在今河南淇东北之朝歌城),传国四十余代,
读音:Dùn【源】 顿,春秋时姬姓国(故城在今河南项城西北),楚灭之,子孙以国为氏,见《风俗通》(1,6,7,12,15)。【望】 魏郡、云阳(17,60,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读音:Fāndōu现行极罕见复姓。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 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Jié《姓氏词典》有载, 其注“”注云: “一作‘卩’。”未详其源。
读音:Qíbǔchuòbǔ【综】 清正白旗满洲领催哈番保之妻为齐卜绰卜氏(260)。又,正蓝旗满洲鸟枪护军法禄之妻为七布朱布氏(260),〔七布朱布〕似即齐卜绰卜之异译。
读音:yuàn【音】 亦音Yuàn(60,91,444)。【源】见 《姓苑》(15,21,60)。汉时世为曹掾者之子孙以为氏(60,62)。汉以后职权较重的官吏都有掾属,分科为曹,分曹治事,通称掾史。
读音:ou yáng欧阳姓主要是以封地为姓氏。越国被楚灭亡之后,其后世孙被封于乌程欧阳亭,遂因以为姓。欧阳姓发源于渤海郡(今河北沧县)。当今,欧阳姓主要分布在江西、湖北、广东、河南、四川、安徽
读音:gōng ruò【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鲁国季孙宿武子之子公亥,字公若,其孙藐,以王父字为氏(7,17,21,60)。历史上罕见复姓。《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引 《古今姓氏书辨证》 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