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Héláchìtì/Gaicit【线】 蒙古族姓。“合剌赤惕”蒙古语原义为烧灶人,见《华夷译语》。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北部有此姓(384)。
读音:Kūn【源】 见《风俗通》(6)。【布】 大陆有此姓(91)。【人】 坤牟子,六国时人,著书(6)。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晋城、广东之澄海等地有分布。《新编千家姓》 收载; 《姓氏词典》
读音:Quē阙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古代有县名阙巩,居者以阙为姓。二是春秋时鲁国有邑名为阙党,有人以封地为氏。三是孔子居住在阙里,后有以为姓氏者。阙姓历史人物有明朝阙津,龙南令,以才能著称。
读音:Zhēnè《姓氏词典》 引 《中华大字典》 收载并注此音,未详其源。(按: 《中国姓氏大全》注“真郭”称: “又作 ‘真鄂’。”是“真鄂”,或与“真郭” 同,或为“真郭”之讹。)
读音:rú【源】见《姓苑》(15,21,60)。【望】河间(15,21)。【布】台湾有此姓(65)。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引 《姓苑》 收载,未详其源。“望出河间”。
读音:jié【源】 当即揭氏所改,或传写之讹,子孙不知,遂以竭为姓耳,见张澍《姓氏五书法》(60,62)。【望】襄城(17,60,418)。【布】宋时抚州临川细民有此姓(7,60)。今河北卢龙(289
读音:Lìngjiè【源】 西夏党项族姓(54,95,101)。【人】 令介讹遇,西夏米脂守将,宋元丰四年降宋(54,101)。
读音:dí lì狄历为敕勒、纥骨、乌护、薛延陀等皆是。(见《路史》)
读音:E-fúgānwùsījí【综】 元时蒙古人姓(33)。
读音:Bùtè【综】 清正红旗蒙古前锋维常之妻为布特氏(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