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
【源】贺拔,高车部落名,归魏后以部为氏(70)。亦见《魏书》(6,7,12,17,27)。 【变】①一作〔何拔〕(17,62)。②北魏时改为何氏(7,27,60)。一说,改为贺氏(91)。 【望】下邳(21)、阴山(17,418)。 【人】贺拔尔头,北魏都督荆州刺史贺拔胜之祖父,神武尖山人,魏初为大莫弗祖(酋长),镇武川,献文时以功赐龙城侯(21)。
【源】贺拔,高车部落名,归魏后以部为氏(70)。亦见《魏书》(6,7,12,17,27)。 【变】①一作〔何拔〕(17,62)。②北魏时改为何氏(7,27,60)。一说,改为贺氏(91)。 【望】下邳(21)、阴山(17,418)。 【人】贺拔尔头,北魏都督荆州刺史贺拔胜之祖父,神武尖山人,魏初为大莫弗祖(酋长),镇武川,献文时以功赐龙城侯(21)。
读音:Hèjìlī【源】清满洲八旗姓。世居辉发(23,63,180,260)。【变】①一作〔赫济理〕(260)。②清镶红旗满洲护军校张善之妻为赫济里氏,正黄旗满洲前锋毕尔泰之妻为和济里氏(260),〔
读音:Gǒng’èlātí【综】 裕固族姓。拉格家、大头目家、杨哥家、罗儿家、曼台等部落均有此姓。世居甘肃肃南,亦作〔巩鄂拉〕,清末民初时采用汉姓郭氏(198)。
读音:chù fú【源】 北魏登国六年三月,太祖遣九原公元义、陈留公元虔等西讨黜弗部,大破之(27)。黜弗系以部为氏(60,62)。【变】 后改为弗氏(7,21,27,44,60)。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
读音:Yáolǐ【源】金姓。奚王府初分五部,为瑶里、伯德、奥里、梅只、楚里,以部为氏(55,71)。【变】亦作〔遥里〕(55,71)、〔姚里〕(56,71)。【人】瑶里孛迭,金时北京路窟白猛安陀罗山谋
读音:Yètán【源】 彝族姓。属依纽家支(375)。
读音:Mògēxīqì【源】 回纥九姓。四曰貊歌息讫见《唐书》(60,63)。北魏时,东部铁勒的袁纥部落游牧于鄂尔浑河和色楞格河流域。隋称韦纥。隋大业元年,联盟仆固、同罗、拔野古抗突厥,总称回纥。历史
读音:Lìn【综】 源出不详。或系蔺氏去草所改。陕西城固(383)、台湾新竹、云林(68,261)等地均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福建之浦城有分布。此姓系浦城县公安局提供, 未详其源。 (按:
读音:Wūlǎnghànjí’ěrmòjí’ěrmǐn【综】 清蒙古镶黄旗有乌朗汉吉尔莫吉尔敏氏(259,260)。
读音:Yīshē《姓氏词典》 引 《隋书》收载,其注称: “隋有伊奢那先。”未详其他。
读音:wǔ【源】 ①系自姬姓。周成王支庶之后(17,62)。②舞嚣氏所改(60,62)。亦见《姓苑》(9,11,12,15)。【望】 沛郡(17,60,418)。【布】 北京、四川成都等地均有此姓(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