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Qí

齐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国名为姓氏,源于姜姓。姜太公被封于齐,子孙以国为氏。二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春秋时卫国大夫齐子之后,以祖字为氏。三是出自是姓。据《元和姓纂》记载,唐代宣城郡司马齐光,本姓“”,其后代改为齐姓。

齐姓源起周代的齐国。春秋后期,齐姓开始向河南、河北等地播迁。秦汉之际,齐姓逐渐形成了齐姓高阳郡望、中山郡望、汝南郡望。魏晋南北朝,齐姓南迁。唐代,高阳、中山二郡齐姓昌盛,前期播迁到四川、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等地的齐姓也发展起来。明初,山西齐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今河北、河南、北京、天津等地。清乾隆以后,河北、河南、山东之齐姓闯关东者颇多,齐姓进入东北三省。如今,齐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东北三省和河北、河南为多。

齐姓历史人物有齐盖,西汉名臣。汉平帝以之为社稷之臣,赐字曰“汉贤”。王莽叛汉时,力保汉室,战死沙场,刘秀光复汉室后,追赠谥号“”。今河北鑫县有齐盖墓。齐己,唐末诗僧。父母早卒,生性聪颖,常以竹枝画牛并作小诗,为老僧所赞赏,遂剃度为僧。他作诗精妙,妙解音律,诗书俱佳,风雅俊逸,名动湖湘。为晚唐五代之交著名诗僧。齐白石,现代著名画家。早年为木工,后专职画画、刻印。他笔下的花鸟虫鱼细致生动、极富情趣。

齐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八十七位。


炎帝姜姓之后,太公望姜子牙,受封营丘为齐国,氏焉。(见《元和姓纂》)

太公望封于齐,子孙以国为氏。卫大夫齐子之后,以字为氏。(见《通志·氏族略》)

武都氐人有齐姓,齐万年是。(见《晋书》)

▲<后凉>齐从,魏安人,仕吕光为左卫将军。<宋>齐天觉,青阳人,名士。<清>齐召南,天台人,著作家。

猜你喜欢

  • 㑺蒙

    读音:Xīméng《中国姓氏大全》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云: “历史上羌族姓氏。” 《姓氏词典》作“㒞蒙”、“攜蒙”,皆音xiéméng。姑兼收以备考。

  • 玉耳別里伯牙吾台

    读音:Yù,ěrbiélǐbóyáwútái【源】 元时人姓。伯牙吾台即巴约特,玉耳别里系山名,合族名、山名为姓(24,57)。【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伊埒巴尔巴约特台〕(24)。【人】 和尚

  • 榮伯

    读音:Róngbó【源】 周有荣伯氏,见《路史》(17,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注引 《路史》云: “周有荣伯氏。”《姓氏词典》 称:“以排行次第为姓氏。源于荣姓。”

  • 读音:jiā【音】 亦音Qié(17)。【源】①相传为黄帝之臣茄丰之后。茄丰氏有罪,刑而放之,扶伏(即匍匐)而去,是为扶伏氏,见《玄中记》。为茄氏之始(60,62)。②茄,春秋时小国(古城在今安徽凤阳

  • 清尹

    读音:qīng yǐn【源】 系自芈姓。春秋时楚大夫清尹弗忌之后(12,17,60)。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楚大夫清尹·弗忌之后也。”此以官为氏。

  • 色勒傑

    读音:Sèlèjié【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伊兰费尔塔哈村(23,63,180,260)。【变】 一作〔色尔杰〕(180,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伊兰、费尔塔哈村等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

  • 读音:jǔ楚椒举之后,以名为氏。(见《姓解》)

  • 读音:nú【源】 ①卢奴氏之后有奴氏(15,60)。②汉时高丽人姓(242)。③保安族姓。【布】 明时庐州府六合县有此姓(15),今安徽淮南有此姓(362)。【人】 奴久,北魏时高丽人,延兴元年降,见

  • 北海

    读音:běi hǎi【源】 古有刘河者,处于北海,其后以为氏,见《风俗通》(7,12,60)。【人】 北海子高,春秋时吴国大夫(12,21)。历史上罕见之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引 《

  • 读音:ruì【源】①见《姓苑》(9,11,15,17,21)。当是古者主辑瑞之官,子孙以为氏(60,62)。②傣(165)、景颇等民族均有此姓。 【望】荥阳(17,418)。 【人】云南畹町、德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