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诗词古文>陈森生平

陈森生平介绍

陈森(约1797~约1870),字少逸,号采玉山人,又号石函氏,江苏常州人。他科举不得意,道光中寓居北京,熟悉梨园旧事,遂以清代乾隆、嘉庆中优伶生活为题材,写出《品花宝鉴》前30回。道光二十九年(1849)作者自广西返京,始成全书,共60回。
>>查看陈森的诗词古文

猜你喜欢

  • 何鸣凤

    何鸣凤,字逢原,分水(今浙江桐庐西北)人。宋末为分水县学教谕(《潜斋集》卷八《分水县学田记》)。入元不仕。月泉吟社第十四名,署名喻似之。又为第四十五名,署名陈纬孙。事见《月泉吟社诗》。今录诗二首。

  • 朱邦宪

    松江府上海人,字察卿。父朱豹,官福州太守。幼敏慧,九岁丧父,哀毁如成人。为太学生。性慷慨,能急人之难。耻为纨裤子弟及儒生。博览典籍,不屑为时文,诗笔古雅绝伦。与四明沈明臣、吴门王稚登最厚善。著有《朱邦宪集》。

  • 朱文娟

    字吟梅,长洲人,郏瑶光室。有《听月楼诗草·附词》。

  • 僧凤

    僧凤(562-638),隋唐时僧人。萧衍族孙,南兰陵(今常州)人。后修儒业,博学能文。隋开皇中,从僧粲出家,得其真乘。大业中,尝敕僧道当拜王者,凤抗辩不屈。唐贞观中,任普集寺僧主,以清简严明著称,能文翰。后住歧州龙宫寺、京师定水寺。贞观十二年(638)圆寂。

  • 许敬宗

    许敬宗(公元592年—公元672年),字延族,杭州新城人,唐朝宰相,隋朝礼部侍郎许善心之子。隋大业年间中秀才,后担任书佐。其父许善心被杀之后投奔瓦岗军,被李密任命为记室。李密兵败之后投奔唐朝,补涟州别驾,秦王李世民问其才学召为秦府学士,贞观八年(634年)任著作郎、监修国史,不久迁中书舍人。咸亨元年(670年)以特进的身份退休。咸亨三年(672年)去世,时年81岁。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缪。著有文集八十卷,今编诗二十七首。

  • 毛伯温

    (1482—1545)明江西吉水人,字汝厉,号东塘。正德三年进士。授绍兴府推官。嘉靖中累官刑部尚书,改兵部,总督宣大山西军务。安南内乱,朝议用兵,伯温奉命南征,年余不发一矢,终于和平解决。加太子太保。在兵部多所兴革,为近侍所怨。后以鞑靼兵深入内地,削籍,后追谥襄懋。有《毛襄懋集》、《东塘集》。

  • 李敬玄

    李敬玄(615年-682年),亳州谯县(今安徽谯城)人,唐朝宰相。李敬玄早年曾为唐高宗的侍读,历任中书舍人、弘文馆学士、尚书右丞、太子右庶子、中书侍郎、吏部侍郎、吏部尚书,后进拜中书令,封赵国公。仪凤三年(678年),李敬玄被任命为洮河道大总管,率军征讨吐蕃,因不通兵事,大败而回。后被贬为衡州刺史,又任扬州长史。永淳元年(682年),李敬玄病逝,追赠兖州都督,赐谥文宪。

  • 杨守礼

    杨守礼(?~1555年),山西蒲州(今山西永济县蒲州镇)人。正德六年(1511年)进士,历任湖广签事、叙州通判、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河南参政等职。嘉靖十八年(1539年)秋任宁夏巡抚。到任后,整肃边防,修筑贺兰山赤木口,并有志于恢复北路镇远关、黑山营重防。次年冬,以功升右都御史总督陕西三边军务。在明代历任宁夏巡抚的官员中,他是一位受到宁夏地方父老高度赞扬的巡抚,尤其是他修筑赤木口关墙,可谓是“利益于宁夏之大者无逾于此”。

  • 修雅

    诗僧。世次不详。《全唐诗》收其《闻诵法华经歌》1首,出《缁门警训》卷一〇。

  • 吴敬梓

    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安徽省全椒人。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后卒于客中。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