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七十二日

七十二日

古人认为,一年四季分属于五脏,每一脏在某一季中主时的日数为七十二日。如脾旺于四季,主每季最后之十八天,共七十二天。《素问·刺要论》:“脾动则七十二日四季之月,病腹胀烦,不嗜食。”

猜你喜欢

  • 杨梅瘟

    病名。瘟疫的一种。以遍身紫块,发疮如杨梅状为特征。《杂病源流犀烛·瘟疫源流》:“杨梅瘟,遍身紫块,忽然发出霉疮是也。”治宜清热解毒汤下人中黄丸。并宜刺块令出血。参见瘟疫条。

  • 遗毒

    病名。见《医宗金鉴》卷七十六。又名小儿遗毒烂斑。系胎儿感染父母梅疮遗毒所致。其症重者,婴儿出生后,周身皮肤红赤,脓血淋漓,腐烂成斑;甚则毒攻九窍(眼、耳、口、鼻、前后阴),产生烂斑,皮肉损坏。轻者,婴

  • 老鼠豆

    见《湖南药物志》。又名鹿藿、野黄豆、鸟眼睛豆。为豆科植物老鼠眼Rhynchosia volubilisLour.的茎叶。分布华东及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苦,平。归胃、肾经。解毒,祛风止痛。①治蛊

  • 颧赤

    证名。指两颧骨部呈现鲜红之色。出《灵枢·五阅五使》。《景岳全书·面病》:“两颧鲜赤,如脂如缕而余地不赤者,此阴虚也。”多因肝肾阴亏,虚阳上孚所致。治宜滋阴降火为主。方用八仙长寿丸、九补阴丸等。亦有心火

  • 左经丸

    ①《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方。生黑豆一斤(以斑蝥二十一个,去头足同煮,候豆胀为度,去斑蝥不用,取豆焙干),炮草乌四两,炮川乌、乳香各二两,没药一两半。为末,醋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不拘时温酒送

  • 顺气消食化痰丸

    即化痰丸第一方。见化痰丸条。

  • 目常应时而痛

    见清·王子固《眼科百问》。指目疼于每日某个时辰周期性发作者。古人认为与十二经络受邪干目有关。

  • 火癞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二。由毒邪入心经所致。初起皮肤上出现如火灼之疮,大小不一,色赤,日久眉睫脱落,甚则肢节断裂。相当于晚期瘤型麻风。

  • 热油汤火伤

    病名。明·汪机《外科理例》卷六:“热油汤火伤,皮烂肉大痛,冷霜散:煅牡蛎、寒水石、明朴硝、青黛各一两,轻粉一钱,桐油二钱。水二钱,以桃柳枝不住搅成膏,再以水溶涂之。

  • 可见性循经反应带

    见可见性循经病理反应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