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皋握灵本草
见握灵本草条。
见握灵本草条。
见《南方主要有毒植物》。为黄花夹竹桃之别名,详该条。
见《陕西中药志》。为白屈菜之别名,详该条。
①经穴名。代号GB36。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之郄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7寸,当腓骨前缘处;或于阳交穴前方1寸取穴。一说“在外踝上六寸”(《循经考穴编》)。布有腓浅神经和胫前动、
《症因脉治》卷二方。知母、石膏、桔梗、甘草、地骨皮。水煎服。治肺燥咳嗽喘逆。
①出《脉经》。指妇女前阴。②气穴穴的别名。见《针灸甲乙经》。详气穴条。
病证名。见《丹溪心法》。又作疰夏。因其发病每于夏令,故名。为小儿脾胃虚弱,又遇长夏润溽之气,感受湿热而致。《证治准绳·幼科》:“肢体怠惰不收,两脚痿弱,嗜卧发热,精神不足,饮食少思,口中无味,呼吸短乏
见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红毛走马胎之别名,详该条。
见大生要旨条。
出《备急千金要方》。即桃茎白皮,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商阳,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