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明代医家。安徽歙县人。精通医理,辑有《苍生司命》一书。
见国医百家条。
指第五胸椎。《素问·刺热篇》:“五椎下间主肝热。”
病证名。《医钞类编》卷八:“阴虚发疟……发时其寒如冰,其热如烙,面赤如脂,渴欲饮水,热退则不渴,以六味地黄汤加柴胡、白芍、肉桂。”参见虚疟条。
见腹结条。
【生卒】:1629~1683【介绍】:明末清初思想家兼医家。初名光伦,字用晦,又字庄生,号晚村,又称东庄。崇德(今浙江桐乡)人。少攻举子业,为邑诸生,曾与黄宗羲等交往,明亡,散财结友,图谋复兴。反清事
五味之一。咸为水味,入通于肾,故为肾所主之味。《素问·宣明五气篇》:“咸入肾。”咸味药物多入肾经,有补肾填精或滋阴潜阳作用,前如鹿茸、海狗肾之类,后如龟版牡蛎之类。另外咸味药尚有软坚润燥通下作用,如芒
病名。疟疾之一。指疟之三日一发者,亦称三阴疟。《素问·疟论》:“时有间二日或至数日发,或渴或不渴,其故何也?岐伯曰,其间日者,邪气与卫气客于六府,而有时相失,不能相得,故休数日乃作也。”《杂病源流犀烛
中药配伍禁忌的一类。一种药物受到另一种药物的抑制,减低其毒性或功效,甚至完全丧失功效,称相畏。据文献记载有十九种药物相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牙硝畏三棱,川乌
病名。指内痔之血出如箭者。《外科大成》卷二:“与内痔同,但无痛痒为异耳,如大解则鲜血如箭……。”宜内服蝟皮象龙丸;血热者服百草丸,亦可艾灸承山穴,或手术疗法,注射疗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