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指发生较为急暴的腹部癥块。《诸病源候论·癥瘕病诸候》:“暴癥者,由腑藏虚弱,食生冷之物,藏既虚弱,不能消之,结聚成块,卒然而起,其生无渐,名曰暴癥。”常见食少无力,四肢瘦瘁,心腹胀痛,甚则腹中有
【介绍】:即真德秀。见该条。
书名。见《明史·方技》。明·吕复撰。已佚。
出《素问·阴阳离合论》等篇,为少阳(一阳)、阳明(二阳)、太阳(三阳)、厥阴(一阴)、少阴(二阴)、太阴(三阴)之总称。是中医在《周易》“阴阳太少”理论的基础上对阴阳的进一步划分,即在少阳与太阳之间增
出《灵枢·经别》。即足太阴经别。详该条。
小儿烦躁的表现。《婴童百问》:“嗞煎者,心经有热,精神恍惚,内烦不安,心烦则渴,自然生惊。”治宜清心退热,通利小便。热重者用黄连解毒汤,轻者用导赤散。
病证名。见《济生方》。亦名崩中漏下。崩,指不在经期突然阴道大量出血,来势急骤,出血如注,漏是出血量少,淋沥不止,或经期血来,量少而持续日久不止者,前人以其出血淋沥不断,如器之漏,故名。在发病过程中,两
病证名。出清·叶其臻《女科指掌·种子门》。不孕症型之一。即痰湿不孕。详该条。
①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卜芥之别名。②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海芋之别名。各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阴交。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