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医宗金鉴》卷七十四。即癗。详该条。
出《本草拾遗》。为千里光之别名,详该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芋梗之别名,详该条。
又名撮口。详该条。
【介绍】:见郑承海条。
病名。①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一。又名中发疽、壅肾疮、脐上疽。指生于脐上二寸的腹皮痈,由心火积盛,流入肾经所致。其证高肿焮痛,速溃脓者为顺,宜疮科流气饮,仙方活命饮治之;脓稀七恶证见者为逆,宜补托之法。
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指断绝生育,即绝育。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牛尾菜之别名,详该条。
即足月分娩。《儒门事亲》卷五:“夫妇人大产。十月满足降诞者是也。”
持,正邪相持;痈,壅肿。由邪气阻滞而且壅肿的病机。《灵枢·刺节真邪》:“病有持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