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俗称心跳。简称悸。或谓心悸之重症称怔忡。指不因惊吓而自心跳不宁的疾患。由气血虚弱、痰饮内停、气郁血瘀等原因所致。因阳虚气弱而心悸者,症见心下空虚,状若惊悸,或先烦
出《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即指经漏。详该条。
指七情之气所伤的病证。①《诸病源候论·七气候》:“七气者,寒气、热气、怒气、恚气、忧气、喜气、愁气。凡七气积聚,牢大如杯,若拌在心下腹中疾痛欲死,饮食不能,时来时去,每发欲死,如有祸状,此皆七气所生。
病证名。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此症满风轮生障赤色,厚薄高低不等,痛涩莫敢开,视人则两眉紧斗,眵泪并流,且丝脉纵横,白睛亦红紫相映,故曰彩云捧日。”属血翳包睛,详该条。
出《医心方》。为猕猴桃之别名,详该条。
出《证治准绳·幼科》。即痘呛。详该条。
六律中的六阳律之一。详六律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老鼠耳之别名,详该条。
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五。即疳湿。详该条。
见《广西中药志》。为大飞扬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