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二龙摆尾

猜你喜欢

  • 大眦漏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系心经实火所致。《审视瑶函》:“此症大眥之间生一漏,时流血而色紫晕。”参见漏睛疮条。

  • 寒气呕吐

    病证名。指呕吐因胃气素寒,复感寒邪所致者。《症因脉治》卷二:“寒气呕吐之症,偶遇寒冷,顿发呕吐,胸前绵绵而来,身无内热,小便清白,大便通顺。”脉多弦紧,或迟缓,或沉细,甚者沉伏。治宜散寒温胃。宜用姜桂

  • 手腕骱

    人体部位名。见《伤科补要》卷二。即腕关节。由腕骨近端与尺挠骨远端组成。

  • 婴女

    又名何寓、丹穴、幽谷、赤。《素女经》:“深内茎刺婴女。”即阴道穹窿。

  • 大通

    【介绍】:唐代僧医。经皇甫镈、李道古荐于宪宗朝,为待诏翰林。穆宗时(821~824)因“医方不精,药术皆妄”被杖死。

  • 经行风疹块

    病证名。亦名经行隐疹,经行癗。经前荨麻疹。指每值临经或行经期间,周身皮肤突起红疹,块形大小不一,或起风团,融合成片,瘙痒异常,经净渐退的病症。多因血虚、风热、血瘀所致。若因素体血虚,或久病失养,营阴暗

  • 枪头菜

    见《东北植物药图志》。为苍术之别名,详该条。

  • 医门黑锡丹

    即黑锡丹第二方,见黑锡丹条。

  • 善惊

    证名。又称喜惊。出《素问·至真要大论》等篇。指遇事容易惊吓,或经常自觉惊慌。常伴见心悸不宁症状。多由心气虚或心火旺,肝阳上亢、胆虚及气血亏损所致。当结合因、证分别论治。

  • 症因脉治

    书名。明·秦景明撰,清·秦皇士补辑。4卷。刊于1706年。本书以内科杂病为主,论述各种病证。主张先辨症候,次查病因,再审脉象,最后决定治法,故以《症因脉治》为书名。书中对于每种疾病的辨证,均分列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