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出《素问·标本病传论篇》。指胁肋部撑持胀痛。参见胁肋胀痛条。
出明·万全《家传痘疮心法》。即痘疮。详该条。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张氏医通》卷八:“热亮之处,则目痛涩,畏避不能开,火郁于上也。”羞明且懼热,属火燥血热之阳证。治宜清热泻火。可用龙木秘方蜜蒙花散或东垣泻热黄连汤加减。参见羞明条。
出明·赵献可《邯郸遗稿》。即妊娠霍乱。详该条。
见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条。
病名。出《疡医大全》卷十二。即腮痈。详该条。
见顾氏医镜条。
谓足太阳经筋的分枝,统管眼之上部。隋·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卷十三:“足大(太)阳之筋起于小指之上……其支者,为目上纲。”
【介绍】:见李子毅条。
《素问》篇名。五运,即五行之气,因其变化运行,故名。本文介绍了司天、在泉、左右间气的循行规律,以及五运的由来和六气的作用。文中又指出人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意义,即谓“从其气则和,违其气则病”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