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徐谦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荭草之别名,详该条。
即补血。详该条。
证名。又名舌涩。系指舌体转动不灵语言蹇涩之谓。多因脾胃积热,津液灼伤所致。症见舌体卷缩,转动不灵,言语不清。治宜清热生津,治宜导赤散加减。或升麻葛根汤加薄荷、黄芩、枯梗等。若因中风、暑痉之痰阻心窍者,
病名。出《疬科全书》。多因先天亏损,寒痰凝结而成。颈部生核,大如卵形,质硬,或带小核数粒,生颈项一侧或两侧。宜固脾兼补肝肾,用加减六味地黄丸。
见《本草纲目》。为石斛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参见徐述条。
见清·汪双池《医林纂要·药性》。为橡实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太平圣惠方》。即脊中。见该条。
见清·汪双池《医林纂要·药性》。为乌药叶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