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证治准绳·疡医》卷三。即蛇节疔。见该条。证治见指疔条。
【介绍】:参见雷丰条。
证名。见明·邓苑《一草亭目科全书》。即飞蝇散乱。详该条。
病证名。又称食泻、食泄、积泻、食积泻、胃泻。《丹溪心法·泄泻》:“伤食泻,因饮食过多,有伤脾气,遂成泄泻。”症见饱闷恶食,嗳腐吞酸,腹痛则泻,泻后痛减,泻下不畅,粘而秽臭,苔腻,脉滑或弦紧。治宜消食和
圆,通员。即员针。详该条。
病证名。出《万病回春·初生》。又名上皮疹。即初生儿齿龈上呈散在的淡黄色若米粒大小的圆形结节,内含脂肪渣,往往因妨碍吮乳而引起啼哭。清·程永培《咽喉经验秘传》:“马牙系初生小儿胎内已受热毒,见风即生,但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水蜈蚣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医学约编十种条。
见鲁府禁方条。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枸橘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