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福建中草药》。为对叶四块瓦之别名,详该条。
见《陕西中草药》。为苦荬菜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隋代医家。撰有《蔡英本草经》4卷。已佚。
即清暑益气汤第二方作水丸。治证同。见清暑益气汤条。
经穴名。代号sT44。出《灵枢·本输》。属足阳明胃经。荥(水)穴。位于足背第二、三跖趾关节前方凹陷处;或于二、三趾间的缝纹端取穴。布有足背内侧皮神经外侧支之趾背神经和足背静脉网。主治发热,头痛,牙痛,
证名。指面部有恶寒感觉者。见《丹溪心法·恶寒》。多因胃中有寒湿,或胃气虚所致。《医学入门》卷五:“如阳明气不足,则身已前皆寒,寒湿上逆,则面反不能耐寒,先以附子理中汤数服,次以升麻葛根汤去芍加参、芪、
见《国药的药理学》。为葛上亭长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七。即疫疔。见该条。
书名。上海中医学院内科教研组编。本书是1961年出版的《中医内科学中级讲义》的修改本,重点介绍37种常见内科疾病的证治,论述简要,选方实用,比较适合广大农村医务人员和赤脚医生的学习参考。1972年由人
见中国医籍考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