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心法集解
见郑氏彤园医书四种条。
见郑氏彤园医书四种条。
眼科手术器械。用以拨治圆翳内障。其制作形式不一。①见《目科正宗》。赤金制作,长约三寸,针身长寸余,粗若鞋底针,尖端细如绣花针而圆锐滑泽,以坚细中空慈竹为柄,针根用银镶固(见图88-1)。②见《审视瑶函
书名。①南京中医学院编著。1958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59年修订再版。修订本分上下二编。上编以基础理论为主,分别介绍阴阳五行,人与自然、脏象、经络、病因、证候分类、诊法、治疗法则、药物、方剂、
病名。《外科正宗》。《外科大成》卷二:“肛外一边,形如核桃,有孔肿痛流脓。”相当于肛漏合并痔疮。宜挂线疗法或手术治疗,或用服蜡矾丸收口。
病证名。见《外科正宗》卷二。古人按喉病见症之不同把喉证归纳为十八种临床类型,称为十八喉风。《喉科秘旨》分喉风为十二证:《喉科指掌》分为十六证;《重楼玉钥》分为三十六种喉风。详见喉风及有关各条。
《医学入门》卷七方。又名血竭膏。锦纹大黄四两(一方加香附)。酒浸焙干为末,醋熬膏成丸,鸡子大,每服一丸,睡前温酒化下。治妇人干血气,月经闭止。
病名。指头顶部骨损伤。见《医宗金鉴》卷八十八。证治详见脑骨伤条。
病名。见《外科证治全书》卷四。即蛭食。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下田菊之别名,详该条。
名词。出汉·马王堆医书《天下至道谈》。即玉门或曰阴户。详该条。
经外奇穴名。见《备急千金要方》。亦称内、外踝尖。其位置,《备急灸法》载,在“足两踝尖”。在内者称内踝尖(亦名吕细、踝尖),在外者称外踝尖。主治小儿不语,霍乱转筋,牙痛,扁桃体炎等。艾炷灸5~7壮;或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