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方法。《小儿推拿广意》:“脐上,运之治肚胀气响。”
十五络脉之一。原称足少阴之别。《灵枢·经脉》:“足少阴之别,名曰大钟,当踝后绕跟,别走太阳,其别者,并经上走于心包,下外贯腰脊。”本络脉发生病变,可见气逆烦闷,实则小便不通;虚则腰脊疼痛。
出《子母秘录》。即没食子,详该条。
书名。明·张介宾撰。32卷。刊于1624年。本书将《黄帝内经》中的《素问》和《灵枢》二书内容重新调整归类,改编而成。分为摄生、阴阳、藏象、脉色、经络、标本、气味、论治、疾病、针刺、运气、会通等12类,
书名。①明太医院原本,罗必炜参订。本书基本上是《医门初学万金一统要诀》卷6~7部分,其中小儿类病少方剂4首。参见医门初学万金一统要诀条。②《医方捷径指南全集》(原题清·王宗显辑)的简称。
证名。见《医宗必读》卷六。即目昏。详该条。
喑俳的别称。见《医略十三篇·类中风》。详喑痱条。
胆病所生的邪气。《难经·十难》:“心脉微急者,胆邪干小肠也。”
病名。出《喉科杓指》卷三。又名攒齿疳,即钻牙疳。详该条。
《说文解字》:“,……,一曰耳门也。”参见耳门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