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保赤全书

保赤全书

书名。2卷。明·管橓撰,李时中增补。刊于1585年。卷上为痘病证诊治,凡92论;卷下为女人出痘、麻疹证治及痘疹治疗方剂

猜你喜欢

  • 会骨

    经穴别名。出《外台秘要》。即冲阳,见该条。

  • 偃月障

    病证名。见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与偃月侵睛同。详该条。

  • 朱煜

    【介绍】:晚清医家。字潆溪。邰埭(原属江苏甘泉,后属江都)人。少时随父习医,好读书,钻研医术,治瘟疫宗吴又可。撰有《五经分类本草》、《类方续选》等书,皆未刊刻。

  • 宗筋纵

    出《素问·痿论》。详宗筋弛纵条。

  • 狗癲

    病名。即犬痫。因痫发声如犬吠故名。《外台秘要》卷十五:“狗癫则狗吠。”参见痫、癫、六畜痫条。

  • 头痛痧

    痧证之一。《痧胀玉衡·头痛痧》:“痧毒中于脏腑之气,闭塞不通,上攻三阳巅顶,故痛入脑髓,发晕沉重,不省人事,名真头痛,朝发夕死,夕发旦死,急刺破巅顶,出毒血以泄其气,药惟破其毒气,清其脏腑为主;痧毒中

  • 申苏方

    书名。见《隋书·经籍志》五卷。西晋·支法存辑,已佚。

  • 旋耳疮

    病名。指发生于耳廓根部的湿疮。见《医宗金鉴》卷六十五。又名月蚀疮,月镟疮。由于胆脾二经湿热上蒸,或耳道流脓延及外耳所致。初起在耳后折缝间皮肤潮红,久则黄水淋漓,湿烂作痒,搔破则津血水,甚者耳后折缝裂开

  • 舌本强

    病证名。《灵枢·经脉篇》:“阴之脉……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指舌根强硬。本症有虚实寒热之不同,临症宜详审脉症。即舌强。详该条。

  • 胶圈套扎注射法

    痔结扎疗法之一。操作同单纯结扎法。但不用丝线,而是以血管钳将胶圈套扎于痔核基底,再注射内痔枯萎液。术后同单纯结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