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疫论》卷上方。知母、天花粉、贝母、栝蒌、橘红、白芍药、当归、苏子。加生姜,水煎服。治温病下后阴伤,痰涎涌盛,胸膈不清。
即中暑。《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太阳中热者,暍是也。”喻昌《医门法律》:“暍者,中暑之称。”
病名。见《伤科补要》卷二。即尾骨伤。见尾闾骨伤条。
参见旷世儦、王东野各条。
面色憔悴无华。为慢性病容,系久病脏腑气血耗伤所致。
【介绍】:见崔季舒条。
气功术语。肾的代名词。《简易方》:“肾名玄冥。”
病证名。出《甲乙经》。指妇女从阴道流出赤白相兼的粘液。详赤白带下条。
【生卒】:十五世纪【介绍】:明代医生。字良玉。苏州(今属江苏省)人。世传小儿医,宣德年间(1426~1434年)在太医院任职。其子恒、恺、悌、愃,皆继医业。钱恒(字伯常),于成化年间(1465-148
见《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为薤白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