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树
见《中国树木分类学》。为鬼箭羽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树木分类学》。为鬼箭羽之别名,详该条。
《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二方。苍术二两,香附(童便制)一两半,黄连、黄芩各五钱。为细末,加熟栝蒌同捣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至七丸。治气凝滞上焦,心胸痞痛。
出《本草纲目拾遗》。为蕨麻之别名,详该条。
即胞睑。详该条。
《傅青主女科·产后编》卷上方。川芎一钱,当归四钱,炮姜四分,炙甘草、荆芥炭、乌梅炭、炒蒲黄各五分,桃仁十粒。加大枣,水煎服。治产后血崩。若气血衰竭,汗多气促,加人参三至四钱。
病名。指疔之生于嘴角者。《医宗金鉴》卷六十五:“锁口疔在嘴角生。”系心脾二经火毒凝聚所致。初起口角生疔如粟米,色紫坚硬,根脚小而深,肿甚麻痒木痛,寒热交作,烦闷作呕,甚者口不能开。详唇疔条。
①又名季肋、软肋、撅肋。相当于侧胸第十一、第十二肋软骨部分。《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②章门穴别名。见《针灸大全》。属足厥阴肝经。位于腹侧,腋中线第十一肋骨
病名。《外科大成》卷二:“漏管入通于囊也。”即穿通阴囊的漏管。相当于附睾结核所致的窦道。
白喉治法注意事项之一。清·耐修子《白喉治法忌表抉微》认为“(白喉毒邪)一经表散,仅能纷窜于经络之中,而不能透出于皮肤之外,愈入愈深,有入无出”,因而提出养阴清肺的治法。其实忌表仅适用于肺燥无表证者。《
同股阴。详该条。
指第六颈椎以上的椎骨。《素问·骨空论》:“一在项后中复骨下。”张景岳注:“即大椎上骨节空也。复,当作伏。盖项骨三节不甚显,故云伏骨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