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冒寒

猜你喜欢

  • 排脓托毒

    简称排托。即内托中的托毒透脓法。详内托条。

  • 大活血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红藤之别名,详该条。

  • 维摩和尚

    【介绍】:见姚澜条。

  • 阳明少阳合病

    阳明与少阳两经合病,除出现阳明病的身热,不恶寒,反恶热,自汗,腹满,便秘;又有少阳病的口苦、咽干、目眩等外,必见下利。《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

  • 热遏

    遏,抑郁、阻遏。即热被郁遏于内。参热郁条。

  • 小苦药

    见《中药大辞典》。为绞股蓝之别名,详该条。

  • 抑青丸

    ①《张氏医通》卷十六方。黄连、吴茱萸各等分。水煎干,去吴茱萸,取黄连焙燥,为细末,水泛为丸,梧桐子大,每次四十至五十丸,空腹温开水送下,或睡前温酒送下。治肝火胁下急痛。②见《保婴撮要》卷一。即抑肝散制

  • 北鲜皮

    见《药材资料汇编》。即白鲜皮,详该条。

  • 其高者因而越之

    治则。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高,指上部。如咽喉、胸膈、胃脘等部位;越,升散、涌吐。指病所在上的病证可用升散或涌吐方法治疗,如实热风痰,壅遏上焦,用瓜蒂散。

  • 打扑腰痛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三。即伤损腰痛,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