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香舒郁丸
即十香丸第二方,见十香丸条。
即十香丸第二方,见十香丸条。
解剖名。见《银海精微》。即眼睑。详该条。
见可见性循经病理反应条。
见《药材资料汇编》。亦称紫硇砂,为硇砂药材之一种,详该条。
见《生生篇》。为香椿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三。即伤损腰痛,详该条。
经穴名。代号LI18。出《灵枢·本输》。别名水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颈外侧,喉结旁开3寸,胸锁乳突肌后缘处;或于人迎穴后1.5寸处取穴(《针灸甲乙经》)。另说“在气舍后一寸半”《(千金要方》);“在
病名。出《疡科心得集》中卷。即涌泉疽。见该条。
古代下胎毒法之一。小儿初生时以韭根捣汁煮开灌之;或用甘草煎水,浸韭子汁,涂儿唇上。
类中风病证之一。喜则气缓。因暴喜伤阳,心神涣散,而引起的类中风证。
《疡医大全》卷二十三方。大黄二两,朴硝(后下)一两。水煎,倾桶内,先熏后洗。治痔疮肿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