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升麻散毒汤

猜你喜欢

  • 气滞经行后期

    病证名。属经行后期证型之一。多因郁怒伤肝,气机不畅,冲任胞脉血行受阻,以致经血不能按时下达胞宫。症见经期错后,血量较少,涩滞不畅,小腹及乳房胀痛拒按。治宜行气开郁。方用加味乌药汤、七制香附丸等。

  • 产后血淋

    病名。《经效产宝》:“有因产损血气,血气虚则挟热,热搏于血,血即流渗于胞中,故血随小便出。”治宜清热利小便。用瞿麦、黄芩、冬葵子、通草、大枣、车前子。

  • 灶中黄土

    出《金匮要略》。即伏龙肝,详该条。

  • 灸草

    见《埤雅》。即艾叶,详该条。

  • 王德森

    【介绍】:晚清医家。字严士,又号鞠坪。昆山(今上海市)人。少年时开始涉猎医书,后将行医心得撰成《市隐庐医学杂著》1卷(1853年刊行),另编辑有《保赤要言》(1910年刊行)等书。

  • 胎前停食

    病证名。见赵献可《邯郸遗稿》。即妊娠伤食。详该条。

  • 善忘

    证名。出《素问·玉机真脏论》。即健忘。详该条。

  • 紫燕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蝴蝶花之别名,详该条。

  • 潘楫

    【生卒】:1591~1664【介绍】:明末医生。字硕甫,号邓林。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拜当地名医王绍隆为师,学习诊脉和制药技术。在市镇中卖药,门徒很多,从所用的器皿上,便可以辨知是潘门弟子。他曾增注王

  • 脾发疽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多由饮食不节,脾经积火成毒而发。指有头疽生于胸胁部食窦穴(第五肋间,前正中线旁开六寸)处。证治见有头疽及膻中疽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