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九。指下疳生于阴茎上者。
即腘中。《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俗名腿凹,经曰腘中。”
出《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九。即眼胎赤。见该条。
指捏持针柄作小幅度快速振摇的一种方法。有促使得气及增强针感的作用。《神应经》:“持针细细动摇,进退搓捻其针,如手颤之状,谓之催气。”
病名。见《古今医鉴》卷九。即走马喉风。见该条。
小儿推拿方法名。即捧耳摇头。详该条。
产儿的门户,即妇女阴道外口。
病证名。不论刚痉、柔痉,凡因风寒而致者,为风寒痉。《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七:“病者身热足寒,头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脉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以发热恶寒、不恶寒、有汗、无汗、分刚柔者,风
元代医官职称。系太医官职中之一种,官阶正五品。
【介绍】:见昙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