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发作无时疟

发作无时疟

病名。疟疾的一种。因发作无一定时间,故名。《诸病源候论·发作无时疟候》:“夫卫气,一日一夜,大会于风府腠理开,开则邪入,邪入则病作。当其时,阴阳相并,随其所胜,故生寒热,故动作皆有早晏者。若腑脏受邪,内外失守邪气妄行,所以休作无时也。”《类证治裁·阴疟》:“或不忌口,不节劳,伏邪旁溢界络,皆能致之。否则发期错乱乃将愈之兆矣。阴疟主治之法,惟和营调卫兼疏邪,勿期速效而用劫剂。”参见疟疾条。

猜你喜欢

  • 潼蒺藜

    见《本草便读》。为沙苑子之别名,详该条。

  • 春砂仁

    出《古今药物别名考》。为砂仁之处方名,详该条。

  • 眸子

    即瞳仁。《孟子·离娄上》:“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汉·刘熙《释名》卷二:“童子,或曰眸子。”

  • 严氏济生续方

    见济生续方条。

  • 清热消风散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二方。皂角刺、陈皮、连翘、柴胡、黄芪、炒苍术、红花各一钱,天花粉、黄芩、川芎、白芍药、甘草、当归、金银花、防风各五分。水煎,食远服。治痈疽疮肿已成未成之际,红肿焮痛,高

  • 肩膊

    ①又名。指两肩及肩之偏后部分。《灵枢·终始》:“肩膊虚者,取之上。”②肩胛骨的别称。又名肩髆。

  • 破皮疮

    病名。皮肤慢性溃疡之一。见《医门补要》卷上。多由素体虚弱或病后脾虚,湿邪浸淫所致。患处皮破肉烂,色黑形陷,滋水淋漓,不易生肌,顽固难愈。治宜健脾渗湿为主。内服除湿胃苓汤。外搽生肌散。

  • 槲若

    出《新修本草》。为槲叶之别名,详该条。

  • 商陆中毒

    病名。因药服或误服商陆过量中毒。症见恶心,呕吐,头痛,腹泻,语言不清,躁扰抽搐。严重者昏迷,直至死亡。宜中西医结合救治。文献有用甘草、冷稀粥频服以解毒止泻的记载。可参考。

  • 太医院院判

    元、明、清代医官职称。明、清两代,院判的职位仅次于院使。元代于1322年(至治二年)设院判2人,官阶正五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