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外科正宗》卷四:“鼻痔者,由肺气不清,风湿郁滞而成。鼻内息肉,结如榴子,渐大下垂,闭塞孔窍,使气不得宣通。内服辛荑清肺饮,外以硇砂散逐日点之,渐化为水乃愈。”详鼻息肉及取鼻痔秘法条。
见《证治准绳·疡医》卷二。即白术散第二方。见白术散条。
病名。清·金德鉴《喉科枕秘》卷一:“此症因风热感于心经,或煎炒热物而生。舌下或左右,或正中,形如圆眼,或如枣核,肿疼不堪,言语不能,舌卷紫硬。”治宜凉血解毒、消肿止痛。可选用犀角地黄汤、导赤散、黄连解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水胡满之别名,详该条。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杉木节之简称,详该条。
《证治准绳·疡医》卷六方。大黄、赤石脂、煅石膏各等分。为末,先挑破患处,然后掺药。治伤损敷药后起泡者。
出《名医别录》。即松塔,详该条。
见《江苏南部种子植物手册》。为苦芺之别名,详该条。
见《张氏医通》卷十。即脐带。详该条。
见《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为大红袍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