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集验方续编
见医药丛书条。
见医药丛书条。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假蒟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即音嘶。详该条。
周天三百六十五度。《素问·六节脏象论》:“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
见《贵阳民间药草》。为绛梨木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疡科心得集》卷上。即虎口疔。见该条。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即风懿,详该条。
病名。出《妇人良方大全》卷十一。亦名子呛、妊娠咳嗽。多因孕后血聚养胎,阴虚火动,或痰饮上逆,外感风寒等,致肺气失宣,气机不畅,发为咳嗽。阴虚火动者,兼见潮热颧红,短气乏力,宜滋阴清热,用麦味地黄丸加减
见万氏家传保命歌括条。
方书。20卷,附1卷。日人野谦亨撰,成书于1683年。汇辑张仲景以下历代医家,及日本汉方医家名方2000余首。按症详分为120门。每症辨寒热虚实、气血痰郁、脏腑经络,均用韵语概括要领。每方注明出处、功
【介绍】:北宋儿科医家,又名季忠,字资钦,许昌(今河南许昌)人。因自幼屡患重病,经钱乙拯救治愈,遂致志于钻研钱乙的学术思想。1107年(大观初),于亲友间得钱乙有关婴幼论说以及医方等,并参酌当时流传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