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

五治法之一,亦是八法之一。即和法。具有调和、和解、缓和等作用。对不适宜于汗、吐、下的病证,则采用和法。又如轻微的寒证或热证,用轻剂的温药或凉药和之,使其气血调顺则微邪自去,也属和法。和之不已,再用取法。

猜你喜欢

  • 髓孔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大迎。见该条。

  • 黄花苦豆子

    见《宁夏中草药手册》。为野决明之别名,详该条。

  • 白花鬼灯笼

    见《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即鬼灯笼,详该条。

  • 痘出不快

    病证名。出《古今医鉴》。痘疮初出见点,色淡红,疏稀不匀,此属毒伏于里。气弱不能全部托出,故欲出而不畅透。治宜补气托毒。用十宣散(《证治准绳》:黄芪、人参、当归、厚朴、桔梗、川芎、防风、甘草、白芷)。

  • 臂臑

    经穴名。代号LI14。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头冲,颈冲。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上臂后外侧,曲池穴与肩穴连线上,距曲池穴7寸,当三角肌抵止部后缘处。布有臂背侧皮神经,深层为桡神经;并有旋肱动、静脉的分支和

  • 注车注船

    病名。即晕车、晕船。《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候论》:“无问男子、女人,乘车船则心闷乱,头痛吐逆,谓之注车注船,特由质性自然,非关宿挟病也。”

  • 见肿消

    ①见《南京民间药草》。为白蔹之别名。②见《陕西中草药》。为金刚散之别名。③见《江苏药材志》。为鬼箭羽之别名。④见《分类草药》。为商陆之别名。⑤见《陕西中草药》。为蓝布正之别名。各详该条。

  • 落架风

    病名。指颊车骨脱臼。俗名吊下巴。《重楼玉钥》卷上:“此症或因酒后,或偶大笑,或大呵欠致脱落下颏不得合架,口大开而不能咀嚼。虽属上热下虚,实由气血有亏,以致胲筋弛而不收。”治宜以手法复位并用布兜其下颏,

  • 甘化

    运气中六气的变化之一。《素问·至真要大论》:“太阴司天为湿化,在泉为甘化。”太阴属土,主湿主甘,故司天为湿化,在泉为甘化。

  • 妇科秘传

    见竹林寺女科秘书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