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咽痛

咽痛

证名。指咽部疼痛。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医学心悟·咽痛》:“咽者,少阴经脉所过之地也,热邪攻之,则咽痛。”寒邪直中下焦,逼其无根失守之火,发扬于上,亦令咽痛。然必有下利清谷四肢厥冷等证。”《医钞类编》卷十二:“或实热上攻或虚火妄行,痰涎结聚则成咽痛、咽疮实火宜升之散之,若虚火宜用人参姜、附辛热之药。多有过服寒而病反甚者,不可不知。”如风热侵袭,宜加味荆芥散;脾肺火热,虚烦上壅,宜利膈汤;热壅咽痛,或痰中带血,宜金沸草散;实热咽痛,三黄丸,或用黄连荆芥薄荷为末蜜和姜汁调噙或含山豆根及三黄丸水调涂足心,甚者祛毒牛黄丸。咽痛服冷剂反甚者,宜用生姜汁调消风散。亦有阴气大虚,阳气飞越,痰结在上,遂成咽痛者。宜用补阴敛阳法。

猜你喜欢

  • 王东皋

    【介绍】:见王翃条。

  • 人体部位名。指脊柱两旁的肌肉。约当解剖学上所称之骶棘肌分布处。《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入循膂。”张介宾曰:“膂:吕同,脊骨曰吕,象形也。又曰夹脊两旁肉也。”

  • 红地胆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红根草之别名,详该条。

  • 产后忿怒

    病证名。见清·王实颖《广嗣五种备要》。多因产后失血,肝血不足或情志不遂所致。症见胸膈不舒,多怒等。治宜生化汤去桃仁加木香末二分。若轻产重气,偏用香附、乌药、枳壳之类,则元气反损,满闷益增。

  • 崔氏脉诀

    见脉诀条。

  • 手疣

    病名。见《外科百效全书》卷之四。即手发背。见该条。

  • 锁肛痔

    病名。《外科大成》卷二:“肛门内外如竹节锁紧,形如海蜇,里急后重,便粪细而带扁,时流臭水。”类似肛管肠癌。早期宜手术治疗;晚期可内服中草药配合放射治疗。

  • 三痫

    病证名。见《幼幼集成》。即风痫、惊痫、食痫。各详该条。

  • 马兜铃藤

    见《普济方》。即天仙藤,详该条。

  • 耳门骨

    骨名。又名玉梁骨。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