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小儿食积成痞而致发热者。《幼科指南》:“痞热者,由饮食不清,伏结于内,致成痞块,以生内热,熏灼于外。”宜以消积清热为治。
运气术语。即司天。《素问·气交变大论》:“上临少阴少阳。”凡火运太过之年是戊年,又值少阴司天,是戊子、戊午年;少阳司天是戊申、戊寅年。
见成都中医学院等《常用草药治疗手册》。为薏苡根之别名,详该条。
见五处条。
见《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为巴豆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资生经》。《针灸大全》作听河。即听会,见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即棒棒木,详该条。
【介绍】:见汪宏条。
书名。2卷。清·杨璿撰,黄惺溪纂。刊于1841年。本书系黄氏将杨璿《寒温条辨》一书予以提要撮精编纂而成。书中辨析伤寒、温病、温疫之异,并扼要地介绍温热病多种病证,卷末有临床较常用的温病十五方及可供参考
【生卒】:1584~1635【介绍】:明代藏医学家,自幼习医。著有《医学论典长寿甘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