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洪炜条。
病名。出《治疗大全》。即紫燕疔。见该条。
见《贵州草药》。为大巢菜之别名,详该条。
五脏之病各有其发生的部位和时间,简称五发。《素问·宣明五气篇》:“五病所发:阴病发于骨,阳病发于血,阴病发于肉,阳病发于冬,阴病发于夏。”
针灸著作。又名《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简称《铜人经》或《铜人》。3卷。宋·王惟一撰。原书在1027年由宋医官院木板刊行,并刻于四壁石碑上,同时补入《穴腧都数》1卷。书名“铜人”,系在编此书的同时,由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阳交,见该条。
病证名。见秦伯未《中医临症备要》。胞轮振跳之俗称。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拾遗》。即珍珠草,详该条。
①《金匮要略》方。土瓜根、芍药、桂枝、虫各三分。为末,每服一方寸匕,温酒送下,日三次。治带下经水不利,少腹痛,经一月再见者,亦治阴肿。②《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方。土瓜根、天花粉、炙甘草、枳壳(麸炒)各
见《证治准绳·女科》卷五。即二母散第一方,见二母散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