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大厥

大厥

厥证之一。指卒然昏厥重症,状如暴死者。《素问·调经论》:“络之与孙脉,俱输于经,血与气并,则为实焉。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类经·疾病类》:“血气并走于上则上实下虚,下虚则阴脱,阴脱则根本离绝而下厥上竭,是为大厥,所以暴死。若气极而反,则阴必渐回,故可复苏。其有一去不反者,不能生矣。”参见厥证、中风条。

猜你喜欢

  • 增补脉诀

    见医学五则条。

  • 焮肿膏

    《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卷七十八方。铅粉少许,黄蜡、代赭石(研)各五钱,细磁末、黄柏末、麻油各一两。诸药末于铜杓内,入油、蜡同煎为膏,涂患处。治眼睑肿硬,睛珠疼痛。

  • 寒疟

    病名。疟疾之一。《素问·疟论》:“夫寒者阴气也。风者阳气也。先伤于寒而后伤于风,故先寒而后热也。病以时作,名曰寒疟。”①指寒邪内伏,秋凉而发者。《证治汇补·疟疾章》:“纳凉之风寒,沐浴之水寒,先伏于腠

  • 温燥

    病名。指感受秋燥之邪而偏热者。与凉燥相对而言。《重订通俗伤寒论·秋燥伤寒》:“久晴无雨,秋阳以曝,感之者多病温燥。”初起多见身热头痛,干咳无痰,即或有小量咯痰亦粘腻不爽,气逆而喘,咽喉干痛,鼻干唇燥,

  • 紫石汤

    见《外台秘要》卷十五。即风引汤第一方,见风引汤条。

  • 大骨枯槁

    证名。出《素问·玉机真脏论》。指全身骨骼关节显露,肌肉瘦削及肩垂项倾,腰重膝败的病症。多因肾气衰败,气血大亏所致。《类经·脉色类》:“肩垂项倾,腰重膝败者,大骨之枯槁也。”可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后期及恶

  • 白膜根

    见《岭南草药志》。为白背叶根之别名,详该条。

  • 火烟子

    见《陕西草药》。为金牛七之别名,详该条。

  • 合颅

    经穴别名。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即脑户,见该条。

  • 岩马桑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山腊梅叶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