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小儿痉病之一。出清·吴鞠通《解儿难》。小儿食伤脾胃之阳,呕吐、腹泻引起津液枯竭,经脉失养而致发痉,亦有脾肾阳虚而致者。治以调理脾胃为主,用参苓白术散之属;脾肾阳虚者,用理中汤加丁香、肉桂、肉果
出《本草图经》。为红药子之别名,详该条。
即香橘丹,见该条。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即狐臭。详该条。
【介绍】:见拳衡条。
证名。指发热壮盛,身如烧灼或手抚病人皮肤有烫手感。《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多见于温邪热盛的患者。
病名。见《医学准绳六要》。即鼻渊。详该条。
见《云南植物志》。为羽叶三七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西中药志》。为矮陀陀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严观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