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大楗骨伤

大楗骨伤

病名。见《医宗金鉴》卷八十八。大楗骨股骨。因跌打、压轧所伤。临床有股骨颈、粗隆间、股骨中段及股骨下段骨折等。症见局部肿胀、疼痛,患肢有缩短畸形,脚向外旋,不能站立,活动受限,触按有骨声。断端有移位者,麻醉下手法整复,或持续牵引复位;若有碎骨,宜双手按摩碎骨,推拿复位,并给予固定。用药参见骨折条。

猜你喜欢

  • 阴虚则内热

    出《素问·调经论》。指的是阴液亏耗过度,引起内热证的病机。主要表现为潮热、夜热或五心烦热,多兼有盗汗、口干、舌红、脉细数等症。治疗须滋阴降火。

  • 继志堂医案

    书名。2卷。清·曹仁伯约撰于1859年。治案分门辑录,以内科杂证居多,善于剖析病情,阐述医理,推论病原,审病较细致。曹氏治疗湿热夹阴虚等复杂病症颇有心得,处方灵变周密,切于病情。本书收入《柳选四家医案

  • 黄维

    【介绍】:宋代医家。撰有《圣济经解义》10卷,已佚。

  • 李虔纵

    【生卒】:七世纪【介绍】:唐代医生。洛州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武则天时为侍御医,与张文仲、韦慈藏齐名。公元八世纪以来,医家皆推三人为首。

  • 赵卿

    【介绍】:唐代民间医生。善医,尤长于治疗眼疾。《北梦琐言》记载他为一少年治疗眼疾,用酱酢芥醋等治愈。

  • 气痹

    病证名。指由情志刺激等因素引发的痹证。《中藏经·论气痹》:“气痹者,愁忧(一本无“忧”字)思喜怒过多,则气结于上,久而不消则伤肺,肺伤则生气渐衰,则邪气愈胜,留于上则胸腹痹而不能食,注于下则腰脚重而不

  • 病名。《国语·晋语四》:“聋聩不可使听。”韦昭注:“耳不别五声之和曰聋,生而聋曰聩。”相当于先天性耳聋。

  • 号筒草

    见《植物名实图考长编》。为博落回之别名,详该条。

  • 宣露

    肾疳五证之一。出《小儿药证直诀》。详牙疳条。

  • 医学六要

    丛书名。19卷。明·张三锡纂。成书于1585年。作者认为医学要旨有六个方面,即诊法、经络、病机、药性、治法、运气。遂采辑《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及历代医著有关内容分别予以汇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