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大黄芪汤

大黄芪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方。黄芪桂心巴戟天石斛(酒浸)、泽泻茯苓、炮姜各三两,防风独活人参各二两,炮天雄、芍药、炮附子半夏(汤洗七次)、细辛白术黄芩天花粉各一两。为末,每服四钱,加生姜七片,水煎,食前服。治内虚极,体重怠惰,四肢不欲举,关节疼痛,不嗜饮食,食则咳,咳则右胁下痛,牵引背及肩,不可转动。

猜你喜欢

  • 田边菊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红管药之别名,详该条。

  • 形色外诊简摩

    诊断学专著。2卷。清·周学海撰于1894年。本书以论述望诊为主,问诊、闻诊为辅,搜集的范围,据作者自序介绍:“是编也,《内经》三诊之文全在;《难经》以下,择其切要能补《内经》未备者收之”。上卷专谈望形

  • 党参新研究

    书名。1册。赵荩臣撰于1929年。书中对于党参的命名、植物学科属、药材名称、与人参的区别、产地、种植法、形态、采集、生药、解剖成分、医疗应用,禁忌、制剂等作了介绍。并附原植物的彩图,可供研究党参的参考

  • 蛇虫草

    见《广西中药志》。为岗松之别名,详该条。

  • 胎毒发丹

    病名。《幼科准绳》集三。即胎热丹毒。见该条。

  • 惊振内障

    病名。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又名惊振翳。由于眼受各种外伤,直接或间接损及黄精(晶状体)所致。初始可有目赤痛,畏光流泪,视力减退等证。失治,黄精变混浊,甚则失明。初起宜平肝清热,活血化瘀,用石决明散或镇

  • 肩髓

    肩骨的骨髓。《素问·玉机真脏论》:“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肩髓内消,动作益衰。”

  • 损伤咳

    病证名。即损嗽。《不居集》卷十五:“损伤咳,男妇因跌打损伤,负重辛苦,劳力伤损,肺脏既损,遇风寒则为咳嗽,或吐咯紫血。宜去心肺瘀血,当归饮。”参见损嗽条。

  • 灸疗器

    即温灸器,见该条。

  • 健脾疏肝

    治疗肝气郁结引起脾不健运的方法。临床用于两胁胀痛、不思饮食、腹胀肠鸣、大便稀溏、舌苔白腻、脉弦等肝盛脾虚证候。常用白术、茯苓、薏苡仁、山药等健脾药;柴胡、青皮、木香、佛手等疏肝药。方用逍遥散之类。或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