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医
古代医生职称。指专门为帝王和宫廷官员服务的医生。
古代医生职称。指专门为帝王和宫廷官员服务的医生。
【介绍】:见铃医条。
指足位分娩。清·员从云《产科一得》:“婴儿足先出者,名曰颠倒。”详倒产条。
证名。指肝气实或气郁化火而致的胁痛。《金匮翼·胁痛统论》:“肝火胁痛,肝火盛而胁痛者,肝气实也。其人气收善怒。经云,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善怒。又云,肝气实则怒是也。其脉当弦急数实。其口当苦酸,其痛
见《杂病源流犀烛·肺病源流》。即肺痿。详肺痿条。
即用棉纸包裹艾绒制成的圆柱状长卷,故名。又称艾条。一般长20厘米,直径1.5厘米,重约10克。艾卷可以用纯艾绒或艾绒掺药制作,前者称纯艾卷,后者称药艾卷。
痰证之一。因痰迷心窍所致。《证治汇补·痰证》:“迷于心为心痛,惊悸,怔忡,恍惚,梦寐奇怪,妄言见祟,癫狂癎瘖,名曰惊痰。”亦指受惊而痰结胸腹者。《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惊痰,因惊痰结成块在胸腹,
民族药学专著。西藏卫生局等编。全书分3册,第三册待出版。第一、二册合编。共收药物174种,方剂290个。药物部分记载药物的性状、鉴别、炮制、性味、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注意事项及贮藏等内容。方剂部分
病名。见《医略六书·杂病证治》。即鬼箭风。详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即硫黄,详该条。
颏的俗称。详颏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