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头不生发

头不生发

病证名。见《普济方》卷三百六十三。发乃血之余,小儿头不生发,或因病后秃落,皆因伤其气血,气血损少,不能荣于发,故令发不生。治宜补益气血之剂,如八珍汤加巨胜子之类。

猜你喜欢

  • 闵刀刀

    【介绍】:清末外科医生。佚名,因擅刀圭术,故称。四川叙永人。生活于十九世纪下半叶。能行剖肠、断腕术。每有刳割,先洒喷药水,再施刀圭,使病者免除痛苦。

  • 指针

    ①以手指代针称指针。参见指针疗法条。②推拿方法名。在一定穴位或部位上专用按、压、点、掐等手法治疗疾病的方法。有舒筋活络,疏通瘀滞,开窍止痛等作用。《针灸大成》:“如急惊、天吊惊,掐手上青筋……以上数法

  • 痰甚喘

    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指喘逆而痰声更甚者。本证轻者类似痰喘、齁喘,重者即为哮证。详痰喘、齁喘、哮证条。

  • 浮热

    ①指外感初期的轻症发热。②指阴寒盛于内,虚阳浮于外的真寒假热。

  • 葛怀敏

    【介绍】:北宋人。曾为益州路提点刑狱、镇西军节度使等。集有《神效备急单方》1卷,已佚。

  • 耳溃

    病证名。耳中溃烂有少量脓液。《幼科金针》:“小儿肾经气热,其气上冲耳中,水湿停留,搏于气血而成。发无寒热,不哭不知者,为耳溃,久而不治,恐成耳聋。先以棉球取出其脓,宜红绵龙骨散吹入。”

  • 脾舍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地机。见该条。

  • 针灸薪传集

    针灸著作。夏少泉等编。本书系夏少泉等根据其师承淡安讲授针灸时的笔记整理汇编而成。第一编经穴考证;第二编取穴法、要穴功用;第三编为针灸歌赋的简注;第四编针灸治疗各论,汇集了多种针灸配方。

  • 三焦辨证

    温病辨证方法之一。是清·吴鞠通根据前人经验,按温热病传变情况,划分为上焦、中焦、下焦自上而下的三个阶段,并作为辨证施治的提纲。初期属上焦肺、心包病变。手太阴肺病有发热恶寒、头痛、汗出而咳等。手厥阴心包

  • 大肠募

    见《千金要方》。即天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