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素问·痹论》。又名风痹、走注。详风痹条。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方。胡黄连、炒芜荑、黄连各二两,使君子仁一两,麝香(另研)五分,干蝦蟆(酒熬膏)五枚。为末,用膏和丸,麻子大,二至三岁儿,每服五至七丸,三岁以上每服十至十五丸,不拘时人参煎汤送下。
见《中国药用真菌》。为树舌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张文仲条。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七。即千日疮。详该条。
证名。指脚底皮肤泛现红色的症象。《石室秘录·奇治法》:“人脚板中色红如火,不可落地,又非痰毒,终岁经年不愈。”由于阴虚火聚于脚心不散所致。治宜滋阴清火为主,方用六味地黄丸加甘菊花、玄参、麦冬、沙参、石
见广嗣五种备要条。
【介绍】:元代药学家。著《日用本草》八卷。
见《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指婴儿出生后,第一次所排的粪便。一般初生儿于一日内均可排出粪便,呈青绿色,如过时而不解者,多为胎热所致。
十二经别之。出《灵枢·经别》。即足厥阴经别,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