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温条辨
见伤寒温疫条辨条。
见伤寒温疫条辨条。
病名。野葛系钩吻的古籍别名。即钩吻中毒。详该条。
出《吴普本草》。为草薢之别名,详该条。
出《灵枢·经脉》。①泛指小腿。②胫骨。
【介绍】:见络却条。
出《名医别录》。为络石藤之别名,详该条。
五嗽之一。指感寒饮冷所致的咳嗽。《外台秘要》卷九:“冷嗽者,年衰力弱,体气虚微,如复寝食伤冷,故成冷嗽。”《圣济总录》卷六十五:“形寒饮冷,内外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盖肺主气,外合皮毛,其经环循胃
《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七方。人参、黄芪、桂枝、附子、细辛、羌活、防风、川芎、炙甘草各一钱,生姜三片,大枣二枚,炒芍药一钱(后下)。为粗末,水煎服。治亡阳,汗不得出,头眩身慄。
古刺法。出《灵枢·官针》。即关刺。详该条。
病证名。指发斑属于实热性者。见《此事难知》。又名阳斑。《阴证略例》:“阳证发斑有四,有伤寒发斑,有时气发斑,有热病发斑,有温毒发斑,斑斑如锦纹,或发之面部,或发之胸背,或发之四末,色红赤者,胃热也,紫
病证名。见《陈素庵妇科补解》。即产后胁痛。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