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穿破石之别名,详该条。
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气偏胜,则可产生热性的病变。
见《仙传外科集验方》。即冲和膏,见该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九。即滑胎。详该条。
【介绍】:唐代医家。籍贯不详。撰有《病验方》三卷,已佚。
见脉诀条。
见《本草纲目》。为月季花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六:“风尸者,在人四肢,循环经络。其状淫跃去来,沉沉默默,不知痛处,若冲风则发,故名风尸也。”治疗风尸宜服甘草散、川大黄散、金牙散等方。
病证名。又名疳蚀疮。指承浆部位成片赤烂。清·吴溶堂《保婴易知录》:“生于唇下,或小儿赤烂,用甑盖上炊流汁涂之,重者以青蛤散涂之。”
①《证治准绳·类方》第八册方。铜绿、铅霜各等分。为细末,每用少许掺舌上。治舌上生疮。②《证治准绳·疡医》卷六方。柏叶、芙蓉叶各等分。为细末,每遇灸疮黑痂脱落,即用水调如膏药,摊纸上贴之。治灸疮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