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即月经不调。详该条。
出《周礼》。指水、浆(酸味的饮料,亦指清酒)、醴(甜酒)、(淡酒)、医(酒酿)、酏(薄粥)。
证名。指阴寒内盛,格拒阳气于外,而致自汗之证。《张氏医通·杂门》:“身冷自汗,阴躁,欲坐泥水中,脉浮而数,按之如无,……此阴盛格阳,真武汤冷服。”参见绝汗条。
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双方互相依存,只有阳气生化正常,阴气才能不断滋长,以此说明自然界万物的生发。
病名。见《焦氏喉科枕秘》卷一。①“前舌根上,或在左右两旁,或有青筋一丝在后腭,或紫点如豆大在舌根上,或青白色如蚬肉,或似桃胶,两旁红筋垂下,皆此症也。久则前心后背疼痛、暖气,喉中若虫行”(《喉症全科紫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七。即千日疮。详该条。
骨名。即指骨。详该条。
小儿推拿方法名。见《幼科推拿秘诀》。详双龙摆尾条。
出《本草经疏》。指治疗诸气病证的三大治法。即补气、降气调气、破气。
自我推拿方法名。见《备急千金要方·养性》。即熨目。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