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即原发性不孕症。详不孕条。
经外奇穴名。见《针灸学》(上海中医学院1974年版)。即胃管下俞。见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沉香郁金散,见该条。
病名。出《灵枢·经筋》。十二经筋病中的足少阴筋病。《灵枢注证发微》:“此证当发于八月之时,故名之曰仲秋痹也。”详足少阴经筋病候条。
唐代太医署中一种职称。署中共设24名药童,其职责为协助主药整理药品,官阶从八品下。
①较大的经脉。《素问·调经论》:“……泻其小络之血,出血勿之深斥,无中其大经,神气乃平。”②本经的经脉。《灵枢·官针》:“经刺者,刺大经之结络经分也。”③十二正经。《灵枢·刺节真邪》:“一经上实下虚而
《千金翼方》卷十八方。又名九疸秦王散栀子仁(治胃疸,食多喜饮,量增半)、茜草根(治心疸,心中烦热,量增半)、葶苈子(治肾疸,唇干,量增半)、栝蒌(治脾疸,尿少而赤,量增半)、川椒、瓜蒂(治膏疸,饮少尿
出清·吴鞠通《解儿难》。即本脏自病痉。详该条。
推拿穴位名。即黑筋,具体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天枢。见该条。